苏军在远东战役中的三大障碍
栏目:东北抗联 发布时间:2020-08-06 浏览量: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同年4月27日,苏军第三方面军司令亚·米·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从白俄罗斯调往莫斯科,着手制订对日作战计划。鉴于远东地区大片难以通行的沙漠、山地和沼泽地,以及不够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以3个方面军从东、西、北三面进攻。其中,东西两面实施主要突击,北面为辅助方面。苏军统帅部考虑到远东3个方面军同大本营非常遥远,莫斯科同远东地区的通信工具极其有限,各方面军又有各自的战略目标,决定设立远东苏军总司令部,实施对远东地区苏军部队的集中统一领导。7月30日,任命华西列夫斯基为总司令。同时,还指派海军元帅库兹涅佐夫和空军主帅诺维科夫,分别负责海、空军与陆军的协同动作。经过一系列调整,苏联对日作战的兵力部署情况如下:远东苏军总部设在伯力,下辖后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一方面军、远东第二方面军、太平洋舰队、黑龙江区舰队,共计11个合成集团军、1个坦克集团军、1个骑兵机械化集群、3个航空集团军、3个国土防空集团军、1个舰队、1个区舰队,总兵力达150万余人。[①]在远东战役中,苏军以伤亡3.2万余人为代价,歼灭关东军、伪满军、伪蒙军的全部,第十七方面军、第五方面军一半,以及松花江江上军等部,总共10个军、1个集团军级集群、1个区舰队。歼灭日军约70万人,其中击毙8.3万余人,俘虏60.9万余人。[②]

 

从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到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远东战役历时25天。总体上,苏军进攻势如破竹,日军防御强弩之末。但是,筑垒地域阻挡、油料供给滞后、给水能力不足成为苏军遂行远东战役的三大障碍,甚至成为影响战役胜负的重要因素。这些内容,战后被苏联和中国军事理论界高度重视,成为研究的重点。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新探讨这些问题,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筑垒地域最使苏军感到棘手

 

从1934年起,关东军就开始在中苏边境构筑工事。至1945年8月,已构筑了全长达1000多公里的17处筑垒地域和8000多个各种永备工事。每处筑垒地域面积很大,正面达50-100公里,纵深约50公里,包括有3至7个抵抗枢纽部。而每一个抵抗枢纽部又由3至6个支撑点组成。抵抗枢纽部和支撑点通常构筑在制高点上,相互间建立火力联系。其翼侧一般依托于难于通行的山林地或森林沼泽地。所有筑垒,都以当时的最新工事构成。其中有钢筋混凝土的炮兵和机枪永备火力点,钢帽堡,装甲观察所,土木质火力点,步兵掩体,反坦克壕和铁丝网。人员住所、弹药库、粮库、发电站、供水系统、通风设备等,都设于很深的地下。地下交通网(坑道)四通八达,把各抵抗枢纽部的工事配系联为一体。日本人对依托这些筑垒来阻止苏军的进攻抱有很大希望。

 

苏军最高统帅部在远东战役前已经认识到日本筑垒地域是进攻中的障碍,并且从西线部队中抽调了几乎所有具有筑垒战经验的部队。如抽调了第五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它们都是具有突破德军筑垒防御地带经验丰富的部队。其中,第五集团军部署在远东第一方面军的主要方向上,用来突破牡丹江方向的筑垒地域;第三十九集团军编入后贝加尔方面军,用于突破阿尔山筑垒地域。第五集团军、第三十九集团军逢垒化夷,所向无敌,成为主攻部队中的尖刀。

 

但是,面对连绵的筑垒地域,仅靠一二个集团军为所有进攻部队开道显然不够。因此,对于那些缺乏筑垒地域作战经验的部队来说,面对关东军的筑垒未免有些“束手无策”。在虎头筑垒地域,日军只有4个步兵中队、4个炮兵中队,共1400人,却抗击了苏军两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在航空兵支援下的进攻。日本守军利用地道机动兵力,组织多次反击,并击毁苏军进攻部队后方的伊曼铁路大桥。苏军久攻未克。直到1945年8月26日,日本守军几乎全部被打死,工事才被苏军占领。
在东宁筑垒地域,日军2个步兵营、2个炮兵连,约2000人。苏军两个军进攻,未克。主力只好实施迂回,留下一个加强师围攻。在24小时内,苏军出动500架次轰炸机,并以40门大炮轮番轰炸,倾泻弹药7000吨,仍未攻克。直到1945年8月26日,日本守军奉命投降,工事才被苏军占领,日军仅伤亡150人。

 

在海拉尔筑垒地域,日军一个旅团4600人固守。苏军先以一个步兵师进攻,未克。遂组织一个集群(辖两个步兵师、两个机炮旅、四个炮兵团)在飞机、坦克的支援下再次组织进攻,仍未克。日军一直坚守到奉命投降,仅伤亡1600人,而苏军却伤亡2000余人。

 

苏军在绥芬河筑垒地域遇到日军抵抗。尽管苏军远东第一方面军全部炮兵的30%以上都集中在该集团军,但依然未克。不得已,主力也只好迂回通过。

 

苏军对付日军筑垒地域的办法是:以加强师或旅组成先遣支队进行偷袭。如不成功,主力实施迂回,留下部分兵力在持续火力准备后实施强攻。如强攻不下,再组织炮火准备和航空火力准备,以猛烈火力摧毁工事,然后以坦克冲击。不奏效,就组织突击组用炸药炸、汽油烧,施放毒剂等。

 

其实,日军筑垒地域有许多缺陷:l7个筑垒地域大多数是为进攻苏联构筑的,实际是进攻出发地域,而不是防御体系。这些筑垒大部靠边境,距边界只有3-5公里。没有前方掩护地带,纵深没有构筑坚固工事,易被突破。各筑垒地域之间有很大间隙地,没有兵力和火力掩护,易被分割、迂回、包围和被切断同后方的联系。地下设备简陋,不适于长期坚守。如虎头筑垒,日军坚守半个月,陈尸腐烂,痢疾流行。此外,日军兵力有限,多数筑垒只派少量兵力应付。如东面各个筑垒一般只有两个中队的兵力,最多不会超过1-2个大队。尽管如此,苏军对付关东军的筑垒地域付出了很大的伤亡。至关东军投降时,从东面进攻的远东第一方面军只前进100多公里,有的部队只前进几十公里。与此同时,在西部即外蒙古方向,日军在大部分地区未设防,仅有的阿尔山筑垒还自动放弃。因此,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得以长驱直入。

 

二、油料不足严重影响进军速度

 

苏联对日作战,规模很大,后勤供给十分重要。远东地区远离苏联的经济中心,物资缺乏,供应线长,道路稀少,自然条件复杂,给大兵团作战的后勤保障带来许多困难。于是,苏军最高统帅部决定采取两项紧急揩施:一是不待欧战结束,就开始把新式技术兵器运到远东战区;二是要求美国将援助苏联的汽车、燃料、粮食直接送到远东港口。远东苏军总司令部成立后,又成立了以远东总司令为领导、由国防委员会所属各部代表参加的统一的战区后方指挥机关,指挥战区的后勤保障工作,采取各种措施向远东输送和储存大量物资。战役刚发起时,苏军以汽车运输为工具的后勤保障尚能满足进攻部队的需要。但是,随着向纵深开进,运输能力日渐不足,调飞机输运油料临时补充,依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几乎所有部队都感到油料供给不足。

 

担任主攻任务的苏军后贝加尔方面军进攻路线是沙漠、草原、山地。坦克和机械化兵团在草原行进,耗油量增加二分之一,在沙漠行进,耗油量增加2-3倍。战役第3天,油料保障就处于危急状态,进攻部队只能停止前进等待空运。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共耗油2100吨,其中940吨由飞机输送。整个战役中,航空兵非战斗起飞7850架次,用于送油的占25%,达2777吨。

 

出于缺少燃料,许多部队的进攻行动常常中断。后贝加尔方面军的坦克和机械化兵团神速地前出到札鲁特旗及突泉地域,切断关东军第三方面军的主要交通线,使日军指挥部无法利用这些交通线把所属各军有计划地撒到满洲腹地的既设防御地区。然而,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到达该地域后,脱离主要补给基建约450公里。汽车运输跟不上,部队因缺少燃料,只好暂停进攻。近卫机械化第九军越过科罗霍山口后,有三分之二的坦克,全部自行火炮和大量的汽车由于没有燃料而停下来。有些部队只有约0.1个基数的车用汽油,而当时每昼夜平均消耗则达0.32个基数。集团军和方面军运送燃料的纵队,被沙丘阻隔在通向出垭口的路上。不得已,集团军只好将油料集中起来供少数坦克或其他机械使用,大部队留在原地待命。近卫机械化第九军和近卫坦克第五军不得不暂时编成混成支队行动,两军所有其他车辆上的燃料都用来供给该支队使用。近卫坦克第四十六旅总共只有18辆坦克实施进攻,而近卫机械化第三十旅则只有7辆坦克和2个摩托化步兵连实施进攻。由于燃料不足,机械化第七军不得不把摩托化步兵第三十八师编入军的第二梯队。担任右翼向张家口、多伦进攻的部队,两次因缺油而停车。担任中路突击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坦克部队进至索伦、王爷庙一线时,因缺油不能前进。1945年8月9日,近卫机械化第七军的选遣支队逼近长春市,因燃料告罄,未能继续前进。后来,苏军进入长春的先头部队强烈要求关东军立即提供大量汽油,以满足后续部队所需。[③]

 

三、供水不足使装备和人员疲惫不堪

 

苏军的进攻作战远离本土,所到之处来不及建立自己的后勤补给站。给水消耗无时不需,即使先头部队攻下关东军的某些防地,少量的供给水也无法满足大批后续部队所需。在苏军进攻部队中,后贝加尔方面军的路线最长。沿途要经过沙漠、草原、山地,机械和人畜用水成倍增加,使本来紧张的后勤运输补给更为紧张。

 

在到集中地域的主要行军路线上,给水保障不足,平均每隔50公里才有水井。而在某些行军路线上,如在第十七集团军地带内,就根本没有。乔巴山、塔木察格布拉克路线是第三十九集团军、第五十三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的主要交通线。在这条行军路线上,仅在乌兰采里格有几处每昼夜出水量约10立方米的水源。而乌兰采里格距乔巴山有110公里,到塔木察格布拉克的距离则超过3昼夜的行程。草原水井无人照管,其卫生状况很差。

 

集中地域的给水保障也很成问题。例如第三十九集团军每昼夜需水1400立方米,但在其集中地域内仅有两个水源,每昼夜出水21立方米,连一个步兵团也保障不了。在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集中地域内有9眼水井,一昼夜出水量约l60立方米,仅为该集团军一昼夜需水量五分之一。据推测,全部水源仅能满足部队一昼夜需水量的五分之一或六分之一,甚至更少。
在战役准备期间,苏军在行军路线上侦察水源的数量和质量,修理现有水井,挖掘新井,建立从卸载站到集中地域路线上的给水站,建立集中地域内各部队的给水站,制做运水容器。在战役中。远东苏军总部采纳一些部队工程勤务主任的建议,决定在所有进攻部队中,按照每一个营设一个给水班的比例,建立编外给水队。后来,为了保障进攻部队的用水,每一个集团军又加配一个野战给水连,近卫坦克第六集团军加配两个野战给水连。在水源充足的地方,使用各种容器盛水,如油桶、橡皮舟,甚至连坦克的预备油箱也用于储水。虽有上述种种措施,但由于苏军推进很快,用水依然严重不足,许多部队人、畜、机械用水成为“头号问题”。[④]不得已,进攻部队严格控制用水标准:每人每昼夜5公斤,汽车25公升,坦克100公升。

 

                                                                                                             (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http://mail.qq.com/cgi-bin/viewdocument?sid=t3oj1emhhodafvmg&filename=[①] 〔苏〕扎哈罗夫主编:《结局》,战士出版社1977年版,第100页。
http://mail.qq.com/cgi-bin/viewdocument?sid=t3oj1emhhodafvmg&filename=[②]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4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3页。
http://mail.qq.com/cgi-bin/viewdocument?sid=t3oj1emhhodafvmg&filename=[③] 参见〔苏〕马·瓦·扎哈罗夫主编:《结局》,战士出版社1977年版,第207—208页;〔日〕林三郎:《关东军和苏联远东军》,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3页。
http://mail.qq.com/cgi-bin/viewdocument?sid=t3oj1emhhodafvmg&filename=[④] 〔苏〕и.а.普利耶夫:《越过戈壁和兴安岭》,莫斯科1965年版,第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