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难困苦中坚持抗日斗争
栏目:东宁战事 发布时间:2020-08-06 浏览量:

1938年11月5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中全会给东北义勇军及全体同胞致电。号召东北抗日联军“只要我们坚持民族抗战到底,坚持持久战,坚持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们是能克服目前困难,团结全民族的力量,继续抗战,停止日寇的进攻,以准备将来的反攻。”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对东北抗日联军在政治上的关怀和鼓舞。电报传达后抗联及爱国人士更加坚定了对敌斗争到底的决心。抗联由游击战防御转入游击战的战术进攻。抗联在强敌的追击,“讨伐”中顽强战斗,还击敌人。但在敌强我弱极为悬殊的条件下又被迫转入防御,伺机同敌斗争。

 

东北抗联的发展壮大,对日本侵略者构成严重威胁,成了“心腹之患”。于是,关东军至1941年4月由11个师团增至14个师团,总兵力达一百万(其中包括三十万伪军)。敌人对抗日游击区实行更加严酷手段,血腥镇压,采取分片,定点,定线和不定期,出奇不意的“讨伐”。此外还集中兵力采取“梳篦式”“踩踏式”搜索,来回拉网,纵横扫荡,终于使抗联与人民群众断绝了联系。与此同时,还拼命的搜剿深山密林,摧毁抗联秘营和地下粮食埋藏地,实行严酷的经济封锁。抗联部队和爱国群众虽进行了生死斗争,但终因敌强我弱,未能扭转形势,致使抗联部队失散各地,孤军作战,一部分撤入苏联境内,群众被强行归入“集团部落”,日伪称“满洲国共产党根绝”“匪患肃清”“大东亚圣战基地巩固了”。此时,东北抗联斗争虽转入低潮,但一些孤立据点经常受到伏击,并不像日伪所宣传那样,什么“共党根绝”“匪患肃清”。因此,抗联部队进入一个极端艰苦的斗争境地。

 

失散后的部队与撤入苏境部队难以取得联系,有的因联系不上自动解散了,有的背叛国家和人民投靠敌人,但在广大军民中的抗日决心和意志更加坚定,继续坚持对敌斗争。例如:抗日英雄姜墨林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带领一支十多人的小部队被迫转入深山密林坚持抗战。由于日伪搞“铁壁合围”“梳篦山林"和叛徒告密,许多密营被捣毁了。他们面临的困难除弹药不继,缺衣少粮,已无落脚休整之地。他们把天当房,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天天战斗在高山上。特别是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战土们炊冰雪,啃树皮是常事,地上冰雪二,三尺厚,有的战士穿着单衣单裤,有的没有棉鞋,耳朵冻肿,脸颊冻破,有的用毛巾包着脚行军。1943年冬,姜墨林率小部队向绥芬河大青山转移时,与伪森林警察队交火,有的战士受伤后从身上撕下一片衣裳,拽下一块棉花,包扎起来继续战斗。他们在以抗联杨靖宇将军,赵一曼及“八女投江”的抗日英雄事迹的鼓舞下,以坚定的信念表示:头可断,血可流,抗日意志不可摧,人民江山不可丢。他们对中国的解放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同敌进行殊死斗争。

 

一天黑夜,姜墨林率队袭击了七河镇敌人据点。消息传出敌人十分惊恐,当夜,敌人纠集步,骑兵几百人,跟踪追击。姜墨林率队改变方向,直奔东宁南部山区。

 

当小部队到达东宁以西100多公里的二十八道河子时,却被敌人包围在河谷里。此时,姜墨林命令战士立即疏散隐蔽,准备战斗。敌人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激烈的战斗开始了。姜墨林和几名党员商量决定,烧毁了文件,砸碎了电台,准备同敌进行生死决斗到底,这时敌人喊话要他们投降,他们回答的是子弹,在敌人疯狂的火力网下,战士们寡不敌众,接连不断的倒下去了。

 

最后,阵地上只剩下姜墨林等四名战士,他们与敌人坚持着顽强地战斗。姜墨林从战友的尸体旁捡起机枪,向敌一边扫射,一边命令三名战士“快突围,要和主力部队取得联系”,三名战士怎能丢下队长离开阵地,这时,姜墨林可急了,说“不突围出去,就全部死在这里,快!立即突围,执行命令!”三名战士只好执行命令,在顺着壕沟突围时不幸一名战士中弹倒下,只有两名战士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姜墨林在紧急关头,机枪突然哑了。敌人蜂拥而上,一心想要抓活的。此时,姜墨林面对狰狞狂叫的敌人,毫无惧色,他从腰里抽出一支二十响的盒子抢,一连消灭了19个敌人,当敌人逼近时,姜墨林用最后一颗子弹射进了自己的胸膛,时年22岁。

 

姜墨林牺牲后,敌人翻拣他的遗体,找到了一张纸条,上面用红铅笔写了二十三个端端正正的字“中国必兴,日寇必亡!中国共产党万岁!抗日救国胜利万岁!”。

 

姜墨林小部队与主力部队失去联系达两年之久,在孤军无援的恶劣环境中坚持斗争。他们历经艰险,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抗战中,不仅此一例,而是广大军民蕴藏着复仇的火焰,同仇敌忾,坚持同敌人进行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用各种不同方式和手段英勇抗击日寇的事例不计其数。在中华(东北)德大地尚留下了无数英雄的光辉史迹。